首 页
协会简介
行业交流
办事指南
机构设置
政策法规
电子邮件
会员之声
  当前位置:武汉建设安全协会 >> 信息交流 >> 浏览文章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发布日期:2019年12月31日 点击量:

 

一、安全观念篇

1、安全管理十大原理

二、安全政策篇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

三、安全动态篇

1、两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隐患排查

四、安全警示篇

1、关于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

五、安全知识篇

1、BIM技术应用优势介绍


一、安全观念篇

 

1、安全管理十大原理

 

美国著名安全专家Mr.DAN Petersen在其著作中多次提到现代安全管理的十大原理(或称)理念。这十大原理极具有代表意义,概括了当今美国以及发达的国家对安全管理的研究、比较成熟和系统的认识。

原理1:系统根源——不安全行为、工作环境中不安全状态和事故的发生,都是安全远离系统存在缺陷的征兆。

传统安全管理的思维模式是:事故可能是不安全的行为和状态所导致的,找到一个最直接的因素或某种不安全行为、不安全状态,作为事故发生的原因,然后纠正不安全行为的行为或消除这个不安全的状态,没有进一步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事故多中原因理论提出,我们不仅仅要分析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即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或系统原因)。

“系统原因”原理认为,不要将获得的所有信息仅归结为某个单独的直接因素,而是要拓宽我们的视野,考虑导致事故的系统原因。因此,每个事故都会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改善改善安全管理的窗口,通过它我们可以观察和分析整个管理系统和我们的管理程序。

把事故、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的状态看作系统不正常、系统缺陷的征兆。以识别不安全行为、状态和事故为起点,研究为什么这个行为和事故会发生,为什么这种状态会存在。应用这个原理,我们将要重新确定事故的调查程序,即针对任何一个事故,不管是重大事故,还是小事故,都尽可能地识别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最终消除管理体系的缺陷,消除和整改系统缺陷是为了从根本上改进管理系统,而不仅为了寻找某个人的错误。

在手指伤害的案例中,如果说直接原因是没有穿戴防护手套,那么纠正措施是戴上手套。然而,这种纠正措施仅仅解决了表面的问题,并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其结果是:类似的事情可能在明天还会发生在其他地方的员工身上。事故的根本原因可能是没有安排培训、缺乏安全作业标准或是缺乏有效的监控措施等系统缺陷。只有找到事故的根源所在,才可以长期有效地预防与减少事故的发生。 

原理2:风险管理——有些环境中可能会发生严重的伤害事故,这些环境是可以识别和控制的。

衡量风险的要素是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性所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通过分析事故的发生频率和事故的严重程度,可以对风险进行评估,制定风险控制措施,进而管理、降低或消除风险。另一方面,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侧重于控制事故发生的频率来减少事故,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然而,事故后果的严重程度在某些方面、状况下是可以评估的、预测和控制的。这个原理强调,在某些条件下可以通过评估预测可能发生的事故及其严重程度,通过降低事故的严重性来减低风险,预防控制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而不仅仅通过减少事故的发生频率来减少损失。例如,在下列作业活动或作业环境中,存在的风险比常规作业的风险要大,必须执行更有效的控制措施来识别危害、控制和降低风险。

非常规作业;

涉及高能量源的作业;

建筑施工场所;

员工承受心理压力的情况下;

涉及有毒有害化学品的工作环境等。

原理3:“安全第一”新概念——应该像管理公司其他职能部门一样管理安全。管理层应该通过设立绩效目标、指定计划、组织实施和管理控制等系列现代化管理手段来管理安全。

该原理是最重要的安全原理之一。它重重申了安全与生产质量、成本和人事同等重要的思想,进一步把企业管理应用到了安全管理的领域。

“安全安全在日常工作中应该和其他的业务职能同等重要,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要素之一”。企业应该如何如同对待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管理、质量管理、生产和员工关系一样重视安全。管理层必须对安全管理作出承诺,并努力实现。

虽然我们习惯使用“安全第一”这个词,但是,有时很难平衡,特别是在日常的作业活动过程中。现场主管们为了实现生产目标或及时完成某个项目,容易忽略安全问题。我们总期望管理人员能权衡好风险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来支撑,“安全第一”往往就是一空话!会议不能保证安全第一,领导的讲话不能保证安全第一,企业必须建立一套可以执行的可以操作的安全管理机制。“安全和其他业务职能同等重要”的观念可能容易为生产工具监督、维修监督和其他人员所接受。什么时候安全第一?“当其他任何事情(如生产进度、质量或费用控制)与安全出现矛盾时,安全必须放在第一位”。

原理4:绩效与责任——安全绩效管理的关键是针对岗位安全责任制定明确的管理程序。

几乎所有的管理人员,都会重视上级领导分配任务与责任,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如果某个人没有被指定负责某项工作,几乎可以肯定,他不会承担与此项工作相关的责任。但是,他却会关注管理层对其所衡量和强调的工作绩效:生产、质量、成本或管理层近期所施压的任何一项其他的任务。因此,如果企业针对所有主管人员制定了明确的岗位责任、安全绩效标准和绩效管理的程序,必须激励各级管理人员努力贯彻实施,以求履行安全职责和实现起安全安全的绩效目标。

“谁主管,谁负责”,安全必须是主管负责人的责任。管理层应该通过设置安全目标、计划、组织和管理机制引导安全工作,明确各级主管人员的安全责任,并且赋予他们的相应的权力。在这里“主管”这一词不仅指现场监督的管理人员,包括从现场班组长到企业高层的各级管理人员。有些企业在明确绩效与责任、推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时候,却将安全责任制变成推卸责任的工具!在推行绩效与责任的时候,应该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而不是安全指标的分解。企业的安全责任管理机制,可以以多种形式体现出来,例如:

公司管理绩效评估系统中宝库包括安全指标(不仅仅是事故指标,还包括行动指标等);

制定明确、切合实际、可以衡量的各级安全管理行动目标;

有公司高层几安全管理人员参与的安全委员会定期评估管理的人员的安全绩效。

原理5:安全管理职能——安全管理的职能就是明确界定可能发生(引发)事故的管理上的失误。这种职能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1、通过“为什么?”——为什么事故会发生?找出引发事故的根源。

2、通过问:“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控制措施?”——确认与跟踪整改措施的执行。

安全管理专业人员的核心任务是寻找导致事故发生的管理系统出了什么问题?如何寻找?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这个原理引导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注意安全管理的系统性,而不仅仅是安全行为和状态。通过分析管理系统来确定如何才能有效地控制事故。安全管理专业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提问,(安全茂)来分析公司的安全管理系统的有效性:

1.公司的安全管理方针是什么?

2. 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的只能是什么?

3.公司是如何管理安全的?

4.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如何确定?

5.如何衡量安全管理的绩效?使用什么指标?

6.怎样选聘员工?

7.怎样培训?

8.如何激励?

9.如何激励管理者? 

原理6:起因控制——不安全行为的起因是可以识别和进行分类的;许多分类涉及到工作压力(如超负荷,或人员能力与工作环境不匹配)、诱导或判断错误;所有起因都是可以控制的。

在《humanerr reduction and safety management》书中作者开发并解释了这样一个模型。模型认为,每次事件(事故)都与人为的失误(不安全行为)有关,而且在不安全行为的背后有很多原因。这些原因可以被识别、分类和进行深入的分析。管理者可以采取很多行动来降低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的可能性,来避免事故的发生,而不是仅仅限于对人的教育和强制执行上。

我们知道,事故的结果是人员的伤害、设备的损坏、环境的破坏或其他形式的经济损失,事故是安全管理系统的缺陷和人为失误的综合结果。

系统缺陷 包括了传统安全管理可能包含的因素,例如:

公司没有明确的安全方针?如果,是什么?

如何界定岗位安全责任制?

安全管理过程中是否明确谁有什么样的权力?

谁对事故承担责任?如何承担?

如何进行安全绩效考核?

应该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安全检查?是否对员工提供足够的培训?

是否制定了明确具体的操作程序?

应用什么样的安全标准?

保存什么样的记录?如何应用这些记录?

我们的应急响应程序是什么?

原理7:环境与行为——大多数情况下,不安全行为是人们的习惯行为,是人们对环境生产的反应。安全管理的工作就是要改善导致不安全行为的环境。

原理7是原理6的拓展和延伸。该原理认为,当人产生不安全行为时,他们不是哑吧,不是白痴,不是不小心,不是需要纠正行为的小孩子;不安全行为是有管理系统形成的不良“环境”所造成的。在这样的文化气氛、行为习惯、设备条件或者管理系统存在缺陷的环境,产生不安全行为是完全合理和正常的。因此,安全管理工作就是要改变导致不安全行为的环境,从而减少或小区不安全的行为。

原理8:三个子系统——在建设有效的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必须对三个主要的子系统进行系统管理:物(或设备)的条件、管理体系和人的行为。

随着安全科学的发展,发展安全管理系统也越来越完善。传统的安全管理只涉及了物的条件控制,如:给沙轮机安装防护设施:随后,在安全管理中考虑了管理程序,并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和作业程序,使得事故率进一步降低;但是,无论是物的条件控制,还是安全管理体系,依然不能彻底地降低事故的发生。

现代安全管理在传统安全管理侧重于物的条件控制和管理体系的基础上,更注重员工的安全行为、意识、心理状态以及行为环境。期望从根本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减少员工的不安全行为,杜绝事故的发生。因此,改善那些使员工产生不安全行为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任务。(安全茂)

原理8 再次强调,我们的任务是改变导致员工不安全行为的自然环境和心理环境。安全管理可以通过4个方面到达这个目标:

1.分析:分析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2.控制:开发制定控制措施或系统

3.沟通:把这些系统要求传达给业务部门和每位人员

4.实施和监测:实施控制措施,检测控制的效果。

原理9:安全管理与企业文化——安全管理应该与企业文化与理念互相融合

社会在不断发展,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也已经油料巨大的变化,因此,安全管理的理念也必须改变,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与公司其他职能部门(质量、生产、技术等)相协调,与公司的企业文化与管理理念互相融为一体。企业管理中,应该努力构建一个开放、领导重视、员工积极参与的安全管理文化气氛。如果像过去仅仅依赖安全防护设备、安全程序和强制命令来管理安全,是不能紧跟时代的步伐,更难以实现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

原理10:系统衡量标准——对于企业而言,没有一种绝对正确的方法去管理安全;但是,有效的安全管理系统具有一些明显的基本特征。

这些特征通常表现为:

1.最高管理层公开的安全承诺

2.强调安全绩效考评

3.拥有公司中层管理的支持,并依赖其发挥影响作用

4.明确的安全方针与安全理念

5.员工积极参与

6.管理系统具有必要的灵活性,如变更管理

7.安全管理的作用与成效得到员工的广泛认同。

来源:Mr.DAN Petersen 著作《Techniques of safety Management》


二、安全政策篇

 

1、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安全生产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和《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工作部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提出安全生产集中整治的总体要求、整治内容和工作措施。

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内容包括综合整治和行业领域内重点整治。综合整治政治站位不高、红线意识不强、安全责任缺位、隐患排查不扎实、监管执法宽松软5项重点问题。行业领域内包括建筑施工、城镇燃气、城市公用设施运行、城市监督管理、危房改造和房屋使用5项重点整治内容。通知要求各地立即开展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紧盯建筑施工领域,整治起重机械、深基坑、高支模、脚手架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和复杂地质条件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隐患;盲目赶工期、抢进度特别是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问题;施工企业无相关资质证书或超越资质范围承揽工程及违法分包、转包工程问题。

关注城镇燃气问题,整治城镇燃气非法经营、瓶装液化气行业市场违规经营行为,全面梳理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各类城镇燃气企业燃气经营许可证管理情况,做好用户使用环节安全隐患排查。

加强城市供水安全管理与应急保障工作,推进规范化管理评估,排查整治城市排水管道、检查污水处理设施密闭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城镇老旧供热管网、锅炉、换热站等设施安全运行及紧急事件应急预案制定情况;城市桥梁结构本体及安全防护设施等附属设施安全运行情况。加强生活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及转运站等城市环卫设施安全运行管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建立与公园内大型游乐设施运营安全监督,完善公园内人员密集场所应急管理措施。

加强城市监督管理,督促各地城市管理执法部门强化日常管理巡查工作。深入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涉及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工作,严格落实有效管理措施。

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回头看”排查,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问题,加大行业指导和监管力度,确保2020年如期实现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目标任务。重点整治违法建筑出租、不符合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房屋出租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禁止的其他出租行为。

为了保障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明确提出工作措施与具体要求。

通知要求地方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有关单位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强化责任担当,扎实做好集中整治各项工作。认真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突出建筑施工、城市设施运行等行业领域,紧盯风险隐患突出的重点企业,加强宣传并公开举报电话,广泛发动群众举报重大隐患和违法行为。加大督促整改力度,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排查整改、执法查处、督查督办贯穿集中整治全过程,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和突出问题自查自纠长效机制。严肃问责强化考核,综合运用通报、约谈、警示、提醒等手段加强督查检查,对责任不落实、整治推动不力、监管走形式、查处宽松软等问题依法依规依纪追责处理。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将适时进行督导,督促各地自查自改、落实集中整治责任。(摘自《中国建设报》2019.12.16 刘苏 惠博文)

 

三、安全动态篇

 

1、两部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隐患排查

 

近期,一些地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和工程险情,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经济损失。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安全生产集中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联合印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对所有在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安全隐患进行全面彻底排查,对安全防范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提高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质量,为人民群众便利出行提供优质服务。

  通知强调,强化规划建设管理。要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要求,坚持“量力而行,有序推进”原则,以城市财力和建设运营管理能力为基础,严格按照国家批复的建设规划、把握建设规模和节奏,稳妥有序推进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刻汲取近期发生的事故教训,举一反三,督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施工等单位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认真开展自查自纠。要逐项排查、逐项整治,不放过一座车站、一条区间,不遗漏一台设备。坚决做到重大危险源不受控不放过、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不放过、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不放过。

  加强源头风险防范。加强地下空间规划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在规划阶段,进行风险预判,健全与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市政设施管理单位的沟通协调机制,采取比选确定合理线路方案和地下管网迁改方案等措施。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识别重大风险,开展风险评估,比选、优化可行性方案,调整施工方法和机电系统配置等风险管理措施。科学确定并严格执行合理的工程建设周期,严禁盲目抢工。从保证工程质量安全角度,科学确定合理工期及每个阶段所需的合理时间,将合理工期安排作为招标文件的实质性要求和条件,确需调整工期的必须经过充分论证,并采取相应保障措施。

  确保勘察设计深度。要进一步提高勘察精确度,全面梳理施工项目的地质条件,对于未施钻孔、勘探精度不够、地质条件不清等情况及时开展补充勘探工作。开展地质风险评估工作,确保施工场地地质条件清楚、地质风险可控,坚决杜绝在地质盲区中进行施工作业,确保勘察数据真实可靠,尤其要对近期在建工程中出现的地面塌陷类型风险予以重点关注。设计要严格执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制定并优化设计方案与措施,重视设计方案比选和评审工作,采取措施降低工程风险。对高风险工程开展专项勘察、专项设计,落实勘察、设计交底制度,跟踪安全风险,做好技术服务。

  强化现场安全隐患排查。施工单位要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关键节点工程以及穿越特殊地质条件或复杂地段、城市地下管网密集区域的工程,加强与相关部门、单位的沟通对接,制定专项风险管控方案,组织实施专项施工方案,开展关键节点施工前安全条件核查。建设、施工等单位要对深基坑开挖、暗挖掘进、盾构施工以及工地使用的起重机械、高支模、脚手架等存在的安全隐患逐项排查、逐项整治,切实消除事故隐患。要全面排查治理现场地质灾害隐患,加强施工过程中地下管线保护工作,做好管线迁改前技术方案论证评估和实施中的沟通协调,及时停止危险作业,防止深基坑垮塌、地基塌陷、边坡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事故的发生。坚持问题导向,建立执法检查发现问题隐患台账,对重大隐患挂牌督办,确保安全隐患逐项督促整改、实现闭环管理。

  加强监控量测工作。建设单位应委托第三方监测,对水文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工程加密监测布点,加大监测频次,实行动态评估和及时预警。加强对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等沉降和位移监测,提高风险预警与处置效率。研判暗挖施工风险,开展地质预测预报和围岩地质素描,完善施工监控量测系统。开展地下水勘测与风险分析,推广应用综合物探、勘探技术,精准识别不良地质体作用。研发应用围护结构渗漏声纳检测技术,以及基于分布式光纤、远程无线传输的自动化监测技术。

  加强停(复)工安全检查。要严格落实临时停工安全保障措施,矿山法作业面应实施临时封闭支护,盾构施工要合理选择停机时机、位置和保压措施,脚手架、模架应实施加固。对于节假日不停工项目,特别是下穿重要建(构)筑物、河流、管线工程,要认真做好地面、隧道、基坑的监测、巡视工作。严格落实复工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以新上岗人员、转岗人员、特殊工种和特种设备操作人员为重点,强化岗前教育、安全交底和班前讲话。要开展施工条件全面核查,达到安全生产条件方可复工。

  强化责任追究。要严格执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应急管理部关于加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责任企业人员处罚的意见》,督促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等落实安全生产责任,有效防范安全生产风险。推行安全生产承诺制,依法吊销责任人员从业资格,依法加大责任人员问责力度,依法强化责任人员刑事责任追究,强化责任人员失信惩戒。

  完善应急管理体系。要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预测预警和应急抢险协调机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落实应急资源、完善应急预案、强化应急演练。各地要加强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针对突发事故险情,第一时间预警、第一时间处置,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有序施救,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防止次生事故发生。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备足应急物资,不断提升生产安全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19.12.24 刘苏

 

四、安全警示篇

 

1、关于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委,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按季度报送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的通知》(建办质函〔2017〕411号)要求,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送了2019年第三季度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和《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季度报表》,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两书一牌”制度落实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新办理质量监督手续的工程共56618项,其中,已签署法定代表人授权书、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书的工程有56616项,覆盖率为99.99%,除内蒙古自治区外,其他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覆盖率均达100%。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新办理竣工验收备案工程37449项,其中,有37333项工程设立永久性标牌,覆盖率为99.7%,安徽省、河南省、湖北省等28个省(区、市)覆盖率达100%,西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未达到100%;有37180项工程建立质量信用档案,覆盖率为99.3%,辽宁省、湖南省、青海省等26个省(区、市)覆盖率达100%。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二、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共检查工程项目244573项,其中,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数为3601项,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检查项目数为240972项。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共下发监督执法检查整改单154996份、行政处罚书8469份,处罚单位7403个,处罚人员1818名。其中,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监督执法检查整改单6098份、行政处罚书534份,处罚单位354个,处罚人员217名;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下发监督执法检查整改单148898份、行政处罚书7935份,处罚单位7049个,处罚人员1601名。从行政处罚数量看,重庆市、北京市处罚力度较大。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共实施信用惩戒5675起,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188起。其中,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信用惩戒1451起,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88起;市县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施信用惩戒4224起,曝光违法违规典型案例1000起。从实施信用惩戒数量看,浙江省、北京市、福建省曝光力度较大。

  三、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情况

  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率平均为76.06%,北京市、吉林省、上海市、重庆市、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6个省(区、市)考评率达100%;在建房屋市政工程项目考评率平均为84.73%,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上海市、福建省、江西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重庆市、云南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等13个省(区、市)考评率达100%。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四、勘察设计质量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实施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的工程共计100272项,其中,初次审查合格项目39671项,初次审查合格率为39.56%。共审查出违反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4534条次,平均每百个项目违反24条次。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五、工程技术进步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工程项目共计1540个,应用建筑业10项新技术中6项以上新技术的项目共计926个。其中,北京市、重庆市、上海市应用BIM技术工程项目较多,陕西省、浙江省、山东省推行建筑业10项新技术情况较好。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六、超限高层专项审查及减隔震技术推广应用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共开展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229项,累计通过203项。全国新开工减隔震工程266项,新竣工减隔震工程192项,其中,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减隔震技术推广力度较大。

  七、地方法规、标准规范编制情况

  2019年第三季度,各地共制定省级规范性文件19件,编制省级技术标准规范133件,编制省级技术导则8件。其中,河北省、甘肃省、广东省制定地方法规、标准规范力度较大。

  八、存在的问题及下一步要求

  从上报情况看,各地在开展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地区上报进展情况不及时,数据存在缺项、错误情况。二是仍有部分地区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落实不全面。部分地区监督执法检查力度不够,对违法违规案例失信惩戒及曝光力度需进一步加大。三是各地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进展不平衡,个别地区尚未全面开展这项工作,标准化考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四是部分地区推动工程技术进步工作进展仍较缓慢,应用新技术工程数量较少,推进工作有待加强。

  请各地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17〕57号)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及时汇总2019年第四季度进展情况。同时,认真做好提升行动总结工作,总结好的做法、经验及成效,深入分析问题及原因,研究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和建议。请于2020年2月15日前将2019年第四季度提升行动进展情况和本地区提升行动总结报告报送至我司工程质量监管处。

  联系人:范维

  联系电话:010-58933293

  邮箱地址:zhiliangchu@mohurd.gov.cn。

  附件:1.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统计表(一)

     2.2019年第三季度全国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进展情况统计表(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2019年12月23日

 

五、安全知识篇

1、BIM技术应用优势介绍

 

BIM技术是指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实信息,通过三维建筑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

1、建造模型虚拟模拟

传统的建造设计只能在图纸上进行,这种平面式的设计,无法完成对建筑工程的受力分析、材料用量计算、抗震分析等。BIM技术通过建立建造模型,以三维形态展示在电脑画面上,这种建立不仅是对建筑工程简单的模型演示,而是通过建立三维模型进行以下方面的虚拟模拟:

A:模拟模型的正确性,正确计算建筑的受力平衡,包括建筑对地面的压力、地面对建筑物的支撑力,特别对于高层建筑、复杂建筑,其地下具有深基坑、地下室等,在这种复杂的建筑设计中,利用BIM技术做好地基对建筑的支撑程度,就需要计算机模拟计算其受力问题。计算出来的数据再通过建造模型演示,验证其正确性和建筑受力情况;

B:BIM技术能肢解每一个建筑构造部位,计算机不仅能把建筑模型以三维形态展示给大家,还可以把三维图像一一进行拆解,从而把建筑的每一个环节提出模型画面。这样让设计者和建造者从每一个建造环节入手,进行建筑结构分析。利用BIM技术对这种肢解特别有利于建筑工程中机电安装、给排水管道安装、燃气管道安装,而且各类安装后期错误程度也大大降低。即使以后出现运转问题,那么通过三维模型演示计算,也能准确找到问题位置,否则高层建筑中那个位置出现问题,也很难查找到;

C:利用BIM技术对抗震程度分析,现代建筑提高抗震程度,是工程设计必须考虑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BIM技术更加优越。因为建造模型模拟分析,就能清楚的看到外加力对建筑的损害程度,包括物体对整座建筑的碰撞、振动波对建筑的冲击等,而平面图形是无法完成演示模拟的。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2、计算工程材料用量

计算工程材料用量是建筑设计中重要的环节,平面图纸的设计,只能从面积上计算建筑材料用量,BIM技术可以从立体上计算建筑材料的用量,通过计算每一个建筑环节的用量。而包括浇筑混凝土的用量、钢筋用量、水泥用量以及砌砖用量等,还可以进行人工用量计算等。BIM技术量化每一个建造环节的各类用量,这样提高了材料用量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要不然人工进行各类用量的计算,不但大大耗费时间,而且计算不准确,对材料采购者造成盲目性,造成了材料的巨大浪费,增加工程成本。

3、提高工程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既然BIM技术可以准确计算材料用量,那么它也可以准确管理整个工程建筑,使管理的手段信息化。如各类工种的配置,施工者的调配等,通过BIM技术可以快速进行相应的施工管理,特别对上百上千的施工团队,若人工进行管理那是不太现实的。BIM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才能做到对每一位施工者的调配,使工程建筑更加有序。对建筑材料的管理,建筑材料的入库、出库、清点,剩余材料量的计算,通过计算机管理,就可以一目了然,清点材料方便准确及时,避免了人工清点的错误性。

安全半月谈2019年12月16-31日(总第81期) 

4、提高工程建筑的监督作用

因为工程建设从设计到施工在到投入使用都是通过BIM技术进行的,所以所有BIM技术参数是既定的,不可更改的,因此避免了人为更改,所有的工程监督职能发挥的淋淋尽致,提高了工程质量,加强了监督作用。特别是进行互联网管理,那么每一座工程建筑设计、施工、材料用量将会输入计算机BIM虚拟模型,这样工程监督部门可以实现远程监控,而且还可进行每一个建筑环节的监督分析,实现了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有利于督促施工方提高工程建筑的施工质量。

5、在绿色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日益严重,对建筑行业的低碳式设计有较高的要求。BIM技术在建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能够满足建筑行业绿色发展的需求。在应用实践中,利用BIM技术,能够对建筑的采光、通风、日照等条件加以分析,并在结合人体舒适性需求的基础上,将建筑工程进行最优化的设计,以减少居住者对采暖设备、空调等家电的使用需求。在此过程中利用BIM技术,能够对风环境等加以模拟,以达到绿色设计的目的。BIM技术能够为绿色设计提供服务,可见将BIM技术应用于绿色设计中,是国内建筑行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来源于网络 版权属于原作者)


 

武汉建设安全协会  版权所有
鄂ICP备18007802号  技术支持:武汉建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