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提出“安全第一”公理的是美国人。1906年,美国US钢铁公司生产事故迭发,亏损严重,濒临破产。公司董事长凯里在多方查找原因的过程中,对传统的生产经营方针“产量第一、质量第二、安全第三”产生质疑。经过全面计算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还有事故影响产品质量带来的经济损失,不顾股东的反对,把公司的生产经营方针来了个“本末倒置”,变成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二、产量第三”。凯里首先在下属单位一粒诺伊钢厂做试点,本来打算是不惜投入抓安全的,不曾想事故少了后,质量高了,产量上去了,成本反而下来了。然后,全面推广。“安全第一”公理立见奇效,US钢铁公司因此走出了困境。
1917年,英国出现了 “安全第一协会”。之后,“安全第一”口号逐渐流传各国。
近来,互联网上有许多关于“安全第一”的帖子。有的说这一口号于20世纪50年代在我国民航部门开始推行,也有的说先在煤炭行业推行,众说纷纭。其实,在此之前,“安全第一”已在我国的铁路上流行了很久。
1947年8月17日出版的《京沪周刊》(京沪区铁路管理局局刊)上,有篇题为《京沪道上之今昔》的文章,其中写道:“铁路的格言,不论中外新旧,都是‘安全第一’”
。
再早一些时候,铁路教科书《铁道管理学》(1937年宋傅骥编著)里有更为详细的叙述:
“我国各地有铁路,如京(指南京)沪铁路……各种行车人员之升迁考试时,主管人员必以铁路行车以何者为最重要相询,倘参加考试人不能对以‘安全第一免去危险’,则其考卷虽佳不录,足见该路对于行车安全之慎重。且一切来往公牍均盖有‘安全第一免去危险’之图章,以相诚勉。”
《铁路管理学》出版时,著书者已从事铁路工作10多年。由此推测,“安全第一”口号极可能在20世纪20年代已经传入我国。
铁路和火车源于英国。我国的早期铁路受英国的影响最深,尤其在当年的国有铁路上,由英国人占据高层管理职位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
“安全第一”从英国最先传到我国铁路是合乎情理的。至于确切的年代和相关史料,还有待挖掘与考证。
当然,在旧中国,
“安全第一”不会得到较广泛的传播。只是到了新中国成立后,这一口号才很快在矿山、交通、航运、冶金、建筑等各行各业推广开来,并渐渐总结成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中国表达方式,使这一口号更加科学周密和易于贯彻实行。
文/李培德
湖北合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